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柜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一、工作原理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柜通过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串联电阻,形成 “小电流接地系统”,其核心原理如下:
1.限制故障电流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需通过中性点电阻返回电源。由于电阻的阻碍作用,故障电流被限制在较低水平(通常为几十安至几百安),避免直接接地系统因短路电流过大导致的设备损坏。
2.抑制过电压
电弧接地过电压:电阻的阻尼作用可加速故障点电弧的熄灭,减少因电弧间歇性重燃引发的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电阻可消耗系统中的谐振能量,抑制中性点电压偏移导致的过电压。
3.稳定中性点电位
电阻接地使中性点电位固定,避免不接地系统中因对地电容不平衡导致的电压波动,提升系统稳定性。
二、核心作用
1.保护设备安全
限制接地故障电流,降低对变压器、电缆等设备的短路冲击。
抑制过电压,保护设备绝缘,延长使用寿命。
2.提升系统可靠性
单相接地时,系统可短时带故障运行(如1-2小时),便于运维人员定位并隔离故障,减少停电时间。
避免故障扩大为相间短路,降低停电风险。
3.优化故障检测
通过电阻的电流信号,继电保护装置可快速识别接地故障,提高检测灵敏度。
结合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准确定位故障线路。
中性点接地电阻柜通过“限流+阻尼”机制,在保障系统安全与供电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是中压电网接地保护的优选方案。其设计需结合系统参数,确保电阻值、通流能力与保护策略的匹配,以实现高效故障管理与设备保护。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