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业来说,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率是工厂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智能制造基于信息化和自动化深度融合,贯穿 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呈现出以下趋势:

自动化:实现工艺流程标准化和数据采集的基础

网络化:促进端到端的多场景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智能化:智能决策管理,优化生产管理等方方面面

定制化:实现多品种产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能耗成本

数字化:融合利用各数据要素,实现工艺流程改造的必由之路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工业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13.39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038.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74%。  国内企业对其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关注程度加深,工业企业上云数量逐年增长,上云比例从2018年的43.50%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9.40%。同时,在工业设备方面,其前置条件依次是生产设备数字化、数字化设备联网与工业协议解析,其中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数字化设备联网均形成一定规模,上云率分别为43.03%、35.69%,工业协议解析率为13.1%。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设备上云率整体呈现增长,2020年总体达到13.1%。

智能工厂物联网方案,采用工业物联网网关、工业云平台为系统架构,提供多样化的联网和数采能力,对不同的场景设备接入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软硬件一系列措施提供智能工厂落地方案。

物联网网关可以连接PLC、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工业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5G/4G/WIFI/以太网上传到云平台,实现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统筹调度、资源组织、集中控制和动态优化,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网页随时了解各生产环节的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也能对接erp系统、mes系统,实现多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全局协同的智能工厂。物联网的意义在于实现更多要素的连接,将人、设备、系统和产品等要素连接起来,打通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信息孤岛”,使数据在不同系统、不同业务、不同企业之间高效流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