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宜府办发〔2022〕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宜昌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宜昌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2〕5号)精神,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围绕突出“绿”的底色,强化“新”的引领,提升“带”的优势,传承“江”的文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重点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力、标志性、示范性的事项和项目,引领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源头管控,加强城镇排污整治。到2023年,碳达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完成省下达的阶段目标要求;到2025年,碳达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完成省下达目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二)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2年完成宜昌市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研究;2023年打造若干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示范项目;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展壮大一批生态产业,成功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三)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力争开发绿色产品2个,新增绿色工厂12家,建设绿色园区2个,打造绿色供应链2条,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初步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化工产业绿色制造体系。(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到2023年,围绕碳捕集利用封存、磷石膏综合利用等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布局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20家以上,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开展技术攻关5-10项;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覆盖率100%。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五)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到2023年,完成重要河流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2.4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全市“十四五”目标,重点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保证率原则上不低于90%,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省相关考核目标。(牵头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六)推进综合交通绿色发展。加强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建成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开启交通强市建设新局面。(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

(七)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积极引领宜荆荆都市圈建设,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的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联动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分工协作、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绿色生态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到2023年,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八)深化长江大保护金融创新实践。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可复制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到2023年,全市绿色融资规模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全市绿色融资规模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牵头单位:人行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九)提升城乡绿色人居环境。
到2023年,完成一批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项目,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序推进全市城乡绿色人居环境提升;到2025年,全市城乡绿色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色建筑规模大幅增加,城乡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十)推进长江文化旅游建设。坚持“国际化、特色化、品质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造新供给、新场景、新体验,构建“全域宜游”、“全时畅游”的大旅游格局。加快建设屈原文化公园,使宜昌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支撑,确立宜昌作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城市的地位,打造世界著名山水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到2025年,全市游客接待规模突破1.25亿人次,入境旅游指标位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宜昌市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指挥部,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联系市发改委的副秘书长和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指挥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长江办)。成立以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的十大专项行动指挥部,建立工作推进和日常联络机制。

(二)推动督促落实。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开展考核督办。各专项指挥部要强化工作举措,细化各年度目标任务,加强调度。对列入责任清单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实行季度调度,相关推进情况及时报指挥部办公室。对工作力度大、实效好的单位,提请市政府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及时督促整改。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强对《长江保护法》、绿色低碳发展等宣传引导。开展绿色发展工作交流,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广泛发动,凝聚共识,调动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