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近零碳园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近日,四川省印发了《关于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了《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在2025年前,建成20个左右近零碳排放园区标志着四川省正式启动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近零碳园区的概念
何为近零碳园区?根据《方案》的解释,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以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通过调结构、上工程、推技术、促交易、强管理等方式的有效组合,最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于零。
近零碳园区的主要特征
一是碳排放总量不大,且发展趋势与碳排放量实现脱钩。二是碳排放强度不高,且显著低于所在区域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三是用能结构较优,电气化水平高,特别是绿电占比较高,易于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四是产业结构较优,低碳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易于推进。五是政策管理体系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形成。
近零碳园区与零碳园区的差别
事实上,近零碳园区是介于低碳园区和零碳园区之间的一种概念。近零碳园区可看作是向零碳园区过渡的形态。与近零碳园区相比,零碳园区的要求更为苛刻,要通过多种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目前,零碳园区的相关标准、法规等尚待进一步完善,对其相关工作重点、实现路径等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碳交易市场等外部环境仍在持续变化,资金引导和技术指导等方式不够明确,这都导致零碳园区的示范推广存在较大难度。在这种背景下,从低碳,到近零碳,再到零碳,体现了我国低碳转型工作的稳步推进。
如何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
首先要厘清概念,各类园区对如何建设近零碳园区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例如误将近零碳园区建设等同于低碳发展,缺乏持续提高碳减排目标的约束性。或将近零碳园区建设片面理解成园区不再扩产扩能发展,要实现碳排放量绝对为零。
其次要构建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当前虽然有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了近零碳园区的试点建设工作,但是国家层面的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尚未出台,近零碳园区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来把关。
最后要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近零碳试点的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的能源资源消耗台账,开展碳排放监测,准确了解园区碳排放现状、分析碳排放变化关键驱动因素、系统把握碳排放趋势特征,针对性实施降碳措施。设置降碳目标,压实、落实考核机制和责任,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与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