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者按: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上海世博会便将盛大开幕。本次上海世博会除了各国美轮美奂的展馆之外,无处不在的RFID技术应用也堪称本次世博会的一大亮点。手机支付作为RFID技术的应用之一,不但节省了大量纸质门票的制作,降低了环境污染,还将手机支付正式推向公众的视野。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我们的追访,先从一部手机的自述开始。
我是一部手机
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据主办方票务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博门票已卖出大约2217万张,完成预销售期的93%。考虑到世博举办期间,预计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日均客流量为40万人次,极端高峰将达到80万人次。这对世博门票系统在安全防伪和快速验票方面都是一个考验。为了提高世博会门票的便捷性,中国移动与上海世博局共同推出了世博手机门票,通过RFID等技术的应用,让游客挥手之间即可进入世博园区。
世博手机门票在全球是首次把RFID技术与移动SIM卡相结合,用户不换手机也不用换号码,只需更换一张具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U)SIM卡片,就能在世博期间享受“一机在手,购票无忧,园区畅游”的服务。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原本只有“接听/拨打功能”的我,是怎样变成了人们的钱包,向大家讲述我身后的那些历史、技术原理、运营商之间的博弈...
手机支付的历史
近几年,电子商务在我国飞速发展,由此也引发了电子支付领域的巨大变革。再加上“3G”、物联网等概念的不断兴起,人们对我只有“接听和拨打”功能不再满足,照相、视频录制、音/食品播放和上网是我的基本装备,现在人们又为我增添了“金钱支付”装备,充当人们的另一个“钱包”。
简单来说,人们为了让我变成钱包,一共为我开发了两套马甲和一套内功心法。第一套马甲就是将短信与后台账户捆绑在一起的支付模式。它主要是将用户的手机号和后台中用户的支付账号进行关联,从而来完成支付过程。虽然这种支付方式使用门槛很低,但是存在安全性欠缺、操作繁琐复杂、无法即时支付等问题。
第二套马甲则是基于WAP和JAVA方式,利用移动终端的客户端或WAP浏览器,通过GPRS或cdma20001x网络进行支付。这种方案既可以采用后台账户绑定模式,也可以采用在支付过程中记录账户信息的模式,如让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这种手术与第一代移动支付有同样的缺点,还受到网络速度的制约。
前面两大阶段充其量是让我不断地换马甲,根本没有让我具备真正的支付功能,于是,人们为我开发了“内功心法”,让我真正成为随用随充的智能化电子钱包。现在,人们为我开发了NFC、SIMpass以及RFID-SIM这三种比较成熟的“内功秘笈”:NFC和SIMpass使用13.56MHz频率,该频率和协议已经广泛地在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应用,是世界公认的标准。RFSIM技术是将包括天线在内的RFID射频模块与传统SIM卡功能集成在一张SIM卡上,在实现普通SIM卡功能的同时也能通过射频模块完成各种移动支付。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