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访广州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楼宇学院院长 贺平教授
[专家简介]
贺平教授现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番禺理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广州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楼宇学院院长。他曾就读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具有机械、计算数学、软件、机电一体化多专业教育背景。在现代大型企业及高校工作40年,从事计算机专业教育与科研工作长达28年,曾在两所高校任计算机系主任和软件学院院长。为学科及专业带头人,受聘教育部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教指分委教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专业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副理事长、信产部人才交流中心全国信息化网络工程师教指委员等专业教指委及学术团体。
贺平教授在计算机软件、网络和应用领域具有较深专业造诣,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等方面有独到研究及实践。曾主持中国石化、甘肃省、广东省、广州市和番禺区科研项目和教研课题十多项,讲授专业课程近10门,编著教材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曾获中国石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优秀软件及应用成果二(三)等奖、甘肃省职教与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广州市第六届高教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高教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材奖和论文奖等近10项,较早在高校创立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创建的综合布线工程实践教学模拟建筑装置,在国内职业院校得到推广和示范作用。所创建“软件测试”、“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双获教育部2007、2005年度国家(广东省)精品课程。其专业造诣和学术水平在业界和同类院校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千家:您是综合布线、智能楼宇领域的专家,请问您怎么看待目前我国“综合布线、智能楼宇”行业的发展?
贺教授:客气了,我只是对综合布线和智能楼宇有过一些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和工程方面的实践经历,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发展,主要也是工作需要和专业学习造诣的驱动。这个话题范围很大、涉及专业领域很多,我只能肤浅的谈点认识和理解。
随着国家经济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信息化的应用普及与推广,综合布线、智能楼宇这些年发展的比较快。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的统计,2008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十多个大、中城市标志性的智能建筑就达到了4500多个,近期建成的广州电视西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和具有智能特征的建筑。虽然智能楼宇在国内发展时间不算长,但经济高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业核技术应用发展相当迅速。
智能建筑是现代经济和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集成了很多新兴技术,如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等,集成了诸多的智能化产品与系统装置等等。综合布线作为智能楼宇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它智能楼宇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从而也能看到综合布线在智能建筑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智能建筑行业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综合布线方面应是最好的体现之一,而其他智能子系统也是如此。综合布线和智能楼宇行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建筑、通信、自控设备装置和缆线工业产品等生产行业和电子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金融商业、现代服务业等等,不胜枚举。当然,由此也带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因为智能建筑行业需要院校培养行业所需要的领域专业人才。
智能建筑技术不仅仅只包括其组成的八大子系统所关联领域,也牵涉到电子电气、机电控制和传感技术等领域。在综合布线技术方面,其工程材料、工程设计规范、工艺施工技术发展较快,迅速发展的无线技术在综合布线领域及工程中也得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已作为信息网络数据通信传输通路一部分,依靠红外和微波来实现,已成为综合布线的一个部分,未来它在综合布线中会有较多工程部署,成为有线系统的补充和经济成本的一项考虑。
目前我国的综合布线多局限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布线系统,国家一直在推行“三网合一”,将通讯网、计算机网及有线电视网三网进行融合,并集成在智能建筑的其他子系统中,通过综合的信息网络对智能楼宇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也是下一代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人们越来越需要和依赖在一个具有“智能功能”的空间内上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除了现代商务、公共服务及各类学校的智能楼宇,智能建筑正趋向于向公众住宅区,尤其是向高档别墅建筑群的发展。
智能建筑是因综合布线系统的起步而发展起来,当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也使得未来人们对智能建筑的要求更高,会融入更多的高新技术。这些发展趋势和动力因素,同时也蕴藏着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领域的人才培养问题会越来越紧迫地需要得到解决。
千家: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VCOM智能楼宇学院目前及以后的发展情况。
贺教授:综合布线是一个概念。实质是由综合设计、专项技术、规范工艺、综合运行管理及综合服务的一个整体表现形式。同样,综合布线也是一种功能需求与工程实现的策略,而概念、策略的实现都会涉及很多技术。策略的制定和技术应用,再加上管理模式就会形成了一项工程,如没有这个综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需求与功能预期。所以,综合布线可以认为是从需求、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程过程。因此综合布线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这也是VCOM智能楼宇学院建立时为何也把综合布线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和基础。
唯康通信技术公司六、七年前就与职业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最先是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番禺理工学院)进行的合作,随后与许多其他高、中职院校也有积极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合作我们感到,可以在唯康企业内建立一个智能楼宇学院,来推进校企合作和为行业培训输送专门人才。有了这个想法之后,2009年3月,智能楼宇学院就应势而开办了。到目前为止,学院已成功举办了七期综合布线技术中、高级培训班,其培训对象主要为职业院校这方面课程教学师资和相关企业从事综合布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主要内容为综合布线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技术工艺和工程管理等。未来的培训课程和内容会逐渐发展到智能楼宇等方面。
唯康作为一个企业这样关注教育,目的主要有三方面考虑:第一,发挥企业的优势,为综合布线行业输送专门人才,为社会尽到一份责任;其次,为职业院校在校生提供更好的企业实践条件与环境,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为社会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第三,唯康也将吸引到更多有思想、有创新的人才。
千家:我们了解到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曾与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请您谈谈企业与院校合作,给院校及企业在哪些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贺教授:可以肯定的说,这种合作模式能实现“三赢”,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哪“三赢”呢?回答是,学生、学校和企业。唯康通过校企合作,可为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并把社会需求引入到院校,院校根据社会或行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高效的实训基础条件(专业实践环境与装置),或培训课程,毕业生能有实习的单位,以更方便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对学生来讲是“第一赢”;第二,对学校来讲,学生专业培养和就业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途径,对于专业发展仍至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是一项很好的“口碑”效应,由此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专业会越办越好。从另一方面看,目前国内智能建筑行业教育现状存在的“先天不足”就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担任该专业领域课程教学的教师擅长和熟悉的专业知识不多,这是因为智能楼宇发展体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多专业领域,综合性较强。同时,多数师资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成长,而通过校企合作可提升师资的实践能力,通过培训获得更全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大概会成为一个较好地培养途径。对企业来讲,学生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学习,对行业知识、技能需要会有相对深入和透彻理解,“学以致用”,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解决企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使企业所获人才更适用、工作上手更快,使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企业还可通过培训专门人才的口碑效应,扩大企业的宣传和品牌影响力,对企业来讲成为第三个“赢家”。
因为有了校企合作,唯康研发了综合布线教仪系列产品,提供实践教学装置,联合建立专业实训室,以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教学、开发编写教材、提供实训条件,更好促进校企合作。这也是目前唯康深入校企合作的思路和途径,未来VCOM考虑与合作院校联合授课、共建培训基地,企业技术骨干可到院校去授课或进行培训,院校专业教师也可到企业进行兼职,实现资源互补和教学的互相渗透。合作建立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合作,对院校和企业都有益。从行业角度看,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为行业提供专业人才,也减少了上岗培训的成本,行业企业是很欢迎的。
千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请问智能楼宇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如何?通过VCOM专业的资质培训,如何保证他们毕业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贺教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确实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与企业的要求。
关于智能楼宇(也有称智能建筑)这个专业,在国内院校开设的还不多,时间也比较短,目前是一个还没有形成普遍一致认同的专业方向,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办,一些学校开设智能楼宇的课程。具有关资料,智能楼宇专业最早开办于2003年,大多数开办在高职院校,如北京、湖北、江苏、四川、广西等一些省份的部分高职院校中。近2~3年,中职院校也有尝试开办的,但为数较少,两类学校都没有形成有效的办学群体和培养力量。但智能建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唯康与院校开展合作,开办学智能楼宇学院,也是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引导,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帮助院校解决专业培养和学生就业问题。
从目前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智能建筑或智能楼宇其实更注重“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后的运维,而非“建筑”本身,这其中“嵌入”了很多其他领域专业知识、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认识与工程运用。同时,还有项目工程建设中及建成后的运维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还没有较好的课程及教学解决方案。
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适应程度,应加强培养工程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专业素质包括了设计、施工、管理、工艺、材料、成套装备集成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智能建筑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做一位合格的智能建筑行业专业人员需要懂得电子电工知识,机电装置与控制知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以及综合布线、自控系统、配送电、安防领域、消防系统、光电控制及无线技术等诸多知识,以及这些方面工程运用及管理技能,因此,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是较全面的。这样培养出的人员才会适应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的职能要求,这样的专业毕业生才会受到行业的欢迎和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千家:有人认为,目前智能建筑教育滞后于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您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贺教授:从当前的现状分析,我基本赞同这个看法。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全国从事智能楼宇行业人士(包括各种系统的服务人员),也包括院校不多的专业师资和在校学生,总量约70万人,而面对全国这样大的智能建筑领域市场需求,可见专业人才的稀缺,而具有全面专业素质和丰富从业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就更难寻了,这从高档智能建筑的工程建设和管理专业人员的招聘情况可窥见一般。智能楼宇行业一线工作岗位较多、目前工作划分也较细,造成了人才能力相对单一和独立,而缺乏综合性,这对培养具有综合而全面专业领域知识能力的人才不利。因此,专业课程的开设不能太窄和单一,教学方面的综合性和工程过程的综合性实践需要加强。这里,我持这样的观点:高等院校的专业应培养学生把握该专业领域核心技术和适应未来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这不仅仅只专业理论知识的需要,更应注重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些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都需要通过实践才可能实现。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同一项目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设计问题,工程上也存在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管理上也会有不同的策略和模式。当前该专业教育基本上处于单一、个别案例分析的局限,只在不多的课程有所实践过程,能力的培养训练呈现“孤立”状态。
其二,上面也讲到了,目前智能建筑专业教育师资也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的课程教学师资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相关的工程经验和实践经历,对于工程、管理、项目等都较陌生,要全面把握就更为困难了,在这种状况下,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教育和培养能力难免会“纸上谈兵”较多,这种教学资源条件下的毕业后往往实践能力有限或无法较好适应岗位工作,至少是在就业后的一段时间内,难于满足企业需求和个人的潜在价值。这可能是目前智能建筑教育滞后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其三,目前院校无法为培训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一个有效的实训换环境。该专业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不仅是项目工程的执行者,还应是工程的策划和管理指导者。而现今教学模式和资源配置下培养出的学生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特别是对于领域专业工作进行策划与工程管理指导基本上无法实现。
唯康是一个行业领域的企业,能够看到和认识现今教育模式这方面一些不足,对智能建筑的内涵认识比较清晰,在步入培训该专业领域的人才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创新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的实践尝试。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师资,当然也包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培养更多的对企业适用的专业人员的目的。唯康倡导的教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智能建筑行业培养人才,探索途径。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