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白英彩(左)与千家网记者的合影
引言
看着眼前薄薄的几张纸,上面写着一个人的简介:白英彩,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1961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工业自动化专业,1978年11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担任微型机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科技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金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上海市昂立学院院长、全国微机开发系统协会理事长,上海计算机开放系统协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医药学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等十多项社会团体职务……
看着这份几百字的简历,想像着他会是个怎样的专家呢?正在沉思中,一位面带微笑、和蔼慈善的老人向我走来。结实的身材、矫健的步伐以及面部轮廓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年轻时非常英俊潇洒,他就是白英彩教授。
刚刚从一场会议中下来,白教授仍然精神抖擞,并连连向我们表示歉意。亲切的语气让我们深感傍晚雨后的清新与温暖。我们的采访在温暖中展开来……
计算机教学奋进三十余年
从上世纪1978年调入到上海交流大学从事计算机研究和教学工作开始,白英彩教授在在该校教学之路上已经整整走了三十一年了,他默默耕耘,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先后著述了《分布式处理系统》、《计算机局部网络概论》、《异步转称模式ATM》、《计算机通信大全》(300万字)、《CIMS教程》、《计算机通信系统及元部件手册》(共8册,约400万字)和《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约500万字)等63部册等专著,其中包括译著《高精度同步随动系统》(1965年版,国防出版社)等20余部。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5篇。
在这些著作中,《计算机硬件实践教程》被评为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并在1988年1月30日受邀参加授奖活动,在授奖会后,白教授还受到以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鼓励,并与授奖者(或代表)合影留念。其后,白教授主编的《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1998年荣获中国图书最高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从白英彩教授的口中还得知老师白手起家先后建设了几个计算机实验室。第一个是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统实验室。在刚到调到交大后不久他被分派到微机研究所任副主任,1981年为响应学校建设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的急切需要,被调到计算机系,不久被委任为实验室主任。而这时候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是空空如也,一处荒芜景象,当时既无经费又无设备,无器材,更缺少人员,但白教授深知,计算机专业离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这也表明在80年代初期,建立一个旨在加强计算机硬件或计算机系统的实践训练的专业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时间不等人。因此,白教授在看清这些形势之后,在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地将实验室建立起来,为学生们创造了个很好的实践环境。
第二个实验室是上海交大金桥网络工程中心实验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白教授承接了较多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且当时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网络与分布式系统。那时急切的需要建设起一个网络专业实验室,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交大与北京吉通通信有限公司、中国浦实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共五家单位联袂组建了金桥网络工程公司,并获得IBM、阿尔卡特、富士通、英特尔、微软和3COM等国际大公司的大批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因而这个实验室便顺势而生。
第三个实验室是一个路由器开发实验环境(400M2),这是为适应及培养IT高级人才的需要而建设的。1999年初,一家公司慕名而来,请白教授所带的团队设计新颖的理由器,并提供科研费用。该项目成功之后又有上海和北京的两家大集团先后投资进来,用以建立路由器实际开发环境实验室。
第四个实验室是网络存储系统开发环境,在2000年时该实验室的师生做出了中国第一个网络存储实验设备,进一步吸引了一家公司与他们合作研究当时国际IT热点的IP网络存储产品,因此很快共同建立起IP存储研发环境(150M2)。
这些实验室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这也由于他们在实验室受到充分的训练,练就了扎实的科研基本功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因而受到用人单位所青睐、重用和好评。
白教授之所有热衷于实验室的建设,和进行实践教学是于他在清华读书时必须“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他传承了工科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
“他是一个品牌”
“他是一个品牌,做白老师的学生是一种荣誉!”在2005年12月25日历届研究生同学们为白英彩教授精心组织的七十华诞的宴会上,他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在开会伊始就这样说到。其实不仅仅一位研究生有这样的感受,他所指导过的100多位研究生及博士都是如此。“白教授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负责和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伴随我走得更好!”另一位研究生深情款款的说到。
白教授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送出了校门,他指导过的各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46名(其中博士生41名)。在白教授的指导下,这些研究生实践能力强,项目经历多,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和重用,其中许多人走出校门后成为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和事业成功的青年俊杰,如杨元庆、茅道临、江永清、赵建军等在交大读书时都听过白教授的课,在他的实验室受到过很好的训练。
呕心沥血育英才
白教授自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开始,为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建实验室,搞科研项目,为育英才,呕心沥血。三十多年里,白天他忙得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因为常常接听学生的来电,往往要到11到12点钟才能吃完晚饭。特别在新世纪之前10年和之后的5年里,他所指导的同时在校的研究生经常保持在60-77名左右。作为指导老师,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当人梯!
网络存储技术是未来IT基础设施的核心
采访过程中,除了解到白教授教育与科研的三十年经历外,我们还听到了白教授对网络存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精辟分析。他是一个以存储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信息在企业的决策、经营及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它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其竞争对手的战略资源。所以信息的存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他认为能够提供多种信息处理系统的连接、维护、管理、信息共享,采用具有弹性的网络存储成为大势所趋。白教授指出,今年,尽管美国IT企业的情况都不太景气,很多公司纷纷降低IT设备预期投资,但从相关调查报告来看,数据存储设备投资却几乎不受影响。从目前看来,数据容量爆炸性增长的速度已远远超过存储介质的增长速度。在存储领域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所产生的数据超过以前历史上产生数据的总和,如何解决所生产的存储介质容不下同时期所产生的数据是行业内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对此,在存储网络实验室受到实践训练的一些青年学子办的圣桥信息科技公司所生产的网络存储设备(NAS、IP-SAN)能够显著的提高存储效率,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
智能建筑行业民族品牌需要保护
白教授曾先后担任了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浦东建设局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在近几年多次受邀主持或参加了建筑智能化行业很多民族品牌的研讨会。他认为民族品牌要做大做强,除了他们自身的产品性能、服务质量及销售信念等要加强外,我们中国自己人也要支持与保护民族品牌。以前国产货并不多,我们大多采用外国货,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且质量和服务都不比外国品牌差时,为什么不能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尝试多多采用国产品牌呢?如果大家都不用国产品牌,这样我们的产品就没有销路,没有销路就没有资金,没有资金自然人才、技术及市场开拓等都无法到位,这样国产品牌就很难生存。因此,民族品牌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后记
结束了三个多小时的采访,发现白教授的声音已经低沉并伴有些许沙哑,但在离开交大的路上,他仍然神采奕奕,并不时的叮嘱我们晚上回去要小心,还亲自为我们叫上的士。我们回广州后,白教授还亲自致电给老总表扬我们的工作出色,对于我们的旅途辛苦老师也致了慰问电,让我们受宠若惊!这些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细节令人感动,也难怪这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被学生们深深的爱戴和尊重。
白英彩教授简介:
白英彩,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1961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工业自动化专业,1978年11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担任微型机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科技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金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和上海市昂立学院院长等职。主要业绩:主要从事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研究,是中国最早倡导分布式处理技术的计算机专家,并有一系列建树。主要著作《分布式处理系统》、《计算机局部网络概论》、《异步转称模式ATM》、《计算机通信大全》(300万字)、《CIMS教程》、《计算机通信系统及元部件手册》(共8册,约400万字)和《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约500万字)等63部册,其中包括译著《高精度同步随动系统》(1965年版,国防出版社)等20余部。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5篇。担任93’IFAAC(国际工厂自动化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并作大会主题报告。曾先后担任《现代工业企业自动化丛书(24册)》编委会主任、《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和《新世纪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编辑会主任、《金字工程系列丛书》编委会主任。创刊并担任《数字设备与自动化》和《微型电脑应用》两杂志编委会主任、主编等职。先后获部委级奖项16项,其中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一等奖1次,分别获电子部和上海市特等奖各一次,主编的《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500万字)1998年荣获中国图书最高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主编的《计算机硬件实践教程》获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鼓励。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4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1名),均已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为各兄弟院校培养中级职称在职进修学者32名,被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大连城市学院等十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先后担任全国微机开发系统协会理事长,上海计算机开放系统协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上海市建委科技委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医药学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等十多项社会团体职务。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