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制定中国人的布线标准——专访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维潭

09年06月02日     千家综合布线网

[导读]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维潭

[专家简介]

  张维潭,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加一系列有关综合布线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审查,主要参加起草的通信行业标准有:YD/T 926.1~926.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838.1~838.4《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YD/T 1019-2001《数字通信用实芯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等。

  千家:由您主编的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 926-1997 )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综合布线标准,请谈谈您在起草这部标准当时的想法和YD/T 926行业标准的现实意义。

  张老师: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综合布线市场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国外众多的布线厂商都在打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布线行业属于比较新的行业,当时我们对布线标准、测试、数据电缆等还没有完整的概念,中国也没有自己的正规标准,提到的都是国外标准的介绍或是外国厂商的宣传材料。中国的用户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综合布线工程,采用国外的品牌产品,由代理商负责施工,验收标准按TIA/EIA ×××。我问甲方,你们有没有这个标准,对方给你们看过这个标准吗?回答都是“没有”。可见我们作为甲方用户在综合布线领域的被动局面。

  当时国内虽然也有关于综合布线的“规范”,但是由于当时掌握的资料限制,内容较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偏向某些厂商的观点,排斥另一些厂商的观点。因此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未能满足实用要求。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通信电缆方面的工作,认为有责任编制一个中国人看得懂,正确反映国际标准技术内容的中国的综合布线标准。当时的邮电部下达了起草综合布线行业标准的任务计划。我那时所在的单位是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参加了起草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这部行业标准随后由原邮电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发布。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 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对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提出了基本要求。

  不少刚进入综合布线的同行寻找综合布线的国际标准ISO/IEC 11801,尤其是中文版本。其实YD/T 926是完全采用了ISO/IEC 11801,只不过为便于使用,将标准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总规范;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通用技术要求。建议大家不妨把ISO/IEC 11801的原文与中国的布线行业标准YD/T 926对照看看,会有助于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

  我们国家的布线规范的执行还有个尺度掌握问题。我当初参加某规范修订的审查时,施工方不太赞成增加验收项目。认为验收项目增多、级别提高及用户过高要求等都会增加施工成本,从而会增加工程的投资。对于希望降低投资的用户,对这样的验收要求也不会很大意见。但对于重要单位,希望综合布线系统能达到高的质量,应该是可以采用严格的要求来执行验收的。这就也得看用户的要求,要求高的用户自然验收也会严格。

千家:我们知道,您参加了一系列有关综合布线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审查。最近老师的学术成果可否简单介绍下?

  张老师:近来我们主要修订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这是对2001版的修订。近年来国际上有关综合布线的标准,尤其是铜缆宽带化发展很快,国际相关标准都在陆续修订,包括2008年以至2009年的更新,所以我国这方面的标准也要修订。下载修订工作已经完成。新标准仍分为3个部分,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将由工信部审批,作为通信行业标准发布,预计今年内出版。标准发布后将代替YD/T 926-2001。

在此借千家网对新版的YD/T 926做个简单介绍。

  新版标准采用ISO/IEC 11801 Ed. 2.1:2008。包括ISO/IEC 11801:2002 及其第1次修订ISO/IEC 11801 Am.1:2008。

新版标准与2001年版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

 增加了有关“外部串音”、“外部串音功率和平均值”、“集中光纤布线”等术语,增加了有关外部串音的参数ANEXT、AFEXT、PS ANEXT、PS AFEXT、PS ANEXTavg、PS AFEXTavg、AACR-N、AACR-F、PS AACR-N、PS AACR-F;

 增加了6类、7类和6A类、7A类的要求;

 对称链路的分级增加了E级(250 MHz)和 F级(600 MHz)以及EA(500 MHz)和 FA级(1 000 MHz)的要求;

 对光纤布线明确3种级别,即OF-300、OF-500和OF-2000,分别支持300m、500m和2000m的应用;
 
  千家:厂商在研发产品、设计工程项目时都会遵照标准的要求执行,据您所知,目前中国布线产品还存在着那些普遍性的不足?在产品的应用方面与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的应用差距在哪里?

  张老师:中国的电缆、光缆行业的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水平上还是比较高。技术上中国并不比国际水平差,高质量的产品也可以生产出来。但中国的布线产品至少仍有三方面的问题或差距。第一,在价格战的压制下,有一些布线产品的质量不高,比如,一个项目中标后才开始生产所需的产品。根据甲方所给价位来生产产品,价位高产品质量就有保证,价位低的产品就不一样了,这是中国综合布线行业的一大通病。第二,中国的接插件产品与国外相差较大。包括俗称的水晶头以及接插软线(跳线),一般不被重视,其质量高低悬殊,由于布线长度短,接插件的相对影响更大。第三,中国的布线厂商在绿色环保方面重视不够,特别对电缆的阻燃、防火性方面与国外的品牌有较大差距,这就可能影响重要项目的竞标。
 
  千家:为提高综合布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以适应网络通信平台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您多次参加了“信息产业部综合布线认证培训”的宣贯活动。在这些宣贯活动中,给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张老师:在中国,目前参加综合布线培训的人层次不一。一些人对布线有一定的基础,借助培训来提升自己,也有些人没有经验,培训是为了从基础学起。这种情况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行业的培训讲师有两类:一类是专家协会的培训。旨在提高综合布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使其了解综合布线的标准与规范,介绍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培训重于普遍性,而实际工程少。另一类是布线厂商的培训。这类培训的特点是厂商有相关工程案例的支持,培训往往很具体,内容也很实用,可以给学员详细的方案示例;但是厂商的培训活动多为宣传本公司的产品。往往会强调相关的配套产品也应该使用该公司的产品,用其他品牌的产品就得不到质量保障。其实从产品标准化的原则看,就是为了促进互换性与兼容性。当然,厂商的培训活动目的之中,包括宣传、推广本公司的产品,扩大公司的影响和形象。所以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两类培训结合起了较好,而作为学员,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学习。

  千家:随着智能布线,数据中心,10G万兆以太网等这些新技术经常见诸于媒体,并且得到一些应用。您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何分析以及建议?

  张老师:目前看来,万兆以太网的传输媒介从光纤到铜缆,6A类电缆可以支持万兆网。对网络界是一种新技术,在电缆行业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只是现在应用的并不多。不过厂家如果能生产出此类产品及有相关的解决方案,会提高自身的形象,增强业内的影响力。

  光缆可以支持万兆无可置疑,很多专家及行业人士都认为光纤具有最好的发展前途,但一些厂家推出铜缆支持万兆的方案。目前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等这些技术都已成熟,但大部分地区的用户还是使用电缆网络,什么原因呢?这主要还是由于设备的兼容性和整体成本的问题。当然,对于证券交易、银行等这些需要高速网络的用户,优先选用光缆代替铜缆是合理的。

  屏蔽系统技术也已成熟,除了所用电缆、器件比较贵之外,在施工技术方面还要不断完善。从应用来看,目前政府内部办公大楼及特殊需要的部门使用比较多。

  千家:有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由美国引发的新一轮金融危机对美国本土乃至世界制造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您认为对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尤其是综合布线市场造成的影响大不大?

  张老师:这方面我不太了解。从目前来看,对中国综合布线行业未见明显影响,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更不大。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

相关推荐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