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专访信息产业部综合布线培训指定讲师,综合布线专家,高级工程师沈波
千家:首先感谢沈总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您进入布线行业已经十几年了,先后将AT&T, Honeywell,西门子等多家国外品牌先进智能化系统设备引入国内,同时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组织项目实施、验收,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和招投标评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全国培训工作。十几年的智能建筑行业经历让您用几字来形容,您最想说什么?为什么?
沈总:当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非常高兴有机会在千家网上与关心智能化系统行业发展的网友进行交流,我要对千家网多年来对综合布线行业以及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我从1991年中接触综合布线,1992年进入布线行业,刚开始主要从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工程项目,接着做综合布线厂家(当时叫AT&T公司)产品分销和渠道建设,然后做包含综合布线在内的智能化弱电(包括Honeywell、西门子的楼控及安防产品)系统总集成,到现在从事建筑智能化项目前期规划咨询、项目可行性论证、总体集成项目的设计,以及组织项目实施、验收和重大项目招投标评审。这整个过程中,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全国培训工作一直是重点,屈指一算快二十个年头了,我想说的很多,但现在最想说的是:能够从事智能化系统这个行业是非常幸运的,智能化行业前途非常光明。但现在大家要挺住,坚定信心,“寒冬”过后必然是春天。
首先:从1991年最初的综合布线系统进入国内,1995年发展到各个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其次:从1998年起,以综合布线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系统得到业界的认可,同时把智能化系统应用于从金融、电信系统以及普通社区,说明智能化系统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再次:从2000年以来,随着布线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内外标准和规范的实施,智能化系统已经延伸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系统的传输平台再次得到发展。
千家:从1995年以来,您多次参加由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组织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评标和行业标准制定,并且主讲智能化系统培训班先后达三百多期,在这三百多期的布线培训、推广工作中,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次培训?
沈总:从1994年开始,我给全国很多省市设计院以及邮电通信、银行证券、广电的弱电设计及管理人员做内部培训,从1995年以后,主要参加由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组织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评标和行业标准制定,并且主讲智能化系统培训班先后达三百多期,培训智能化系统人才达二万多人。
在这三百多期的布线培训、推广工作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培训是:1996年5月由信息产业部在山东青岛主办的培训,为保证培训质量,原计划招收学员不超过150人,结果一下来了250人,而且相当部分是从云南、新疆等地远道而来的。看着风尘仆仆从全国各省赶来的学员,作为培训教师的我,只有尽心尽力地把综合布线知识完全讲授给他们。从此以后,我充分利用与各个厂家接触的机会以及行业内交流的良好机会,最先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再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广大学员。到目前为止,很多当初参加听我讲座的学员大部分已成长为各个行业的技术骨干,部分学员已成长为领导干部。
千家:刚入行的新手往往都会觉得综合布线行业枯燥乏味,兴趣不大。请结合您个人的培训经验谈谈如何将综合布线知识描绘得生动有趣,便于学员吸收。
沈总:首先,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信息传输的平台。它的重要性好比分布在我们全身的各种血管。很多初学的人往往都会觉得综合布线很简单,只要连通就可以了,兴趣不大。针对这种状况,关键先要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将枯燥乏味综合布线系统放在智能化系统中来讲。
其次,要让学员知道综合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宽广的发展前途。信息智能化系统发展速度是非常巨大的,例如:明年某个时候,世界上将有20亿人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群最大的国家(2.75亿,2008年9月),85%为有线宽带用户,全部需要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信号传输路由。全球有40亿固定电话用户,而且他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容易地获取信息。在这40亿用户中,仅中国用户就超过15亿(2008年9月),50%以上用户需要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话音信号传输路由。这反映了综合布线巨大的社会需求能力和无可替代的能力。
再次,应该将综合布线系统讲座内容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千家:有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由美国引发的新一轮金融危机对美国本土乃至世界制造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您认为对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尤其是综合布线市场造成的影响大不大?面对这些危机您认为布线品牌该如何应对?
沈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各个行业的公司,无论是信息系统建设有关的综合布线生产厂家、中间销售渠道还是弱电系统集成商都有或多或少的带来影响。
其次,新一轮金融危机对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尤其是综合布线市场造成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具体到对综合布线市场这种影响,需要分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行业销售渠道以及从事不同行业的集成商。
从现在行业情况来看,似乎更多冲击是来自于某些外部因素,比如:金融危机首先给一些信息化系统需求量大的行业造成冲击,使得需求下降、新建项目减少、改扩建项目延后,这些行业主要有:银行、保险、证券。
另一些用户在IT网络方面的投入比预计有所削减,在建项目停工、延迟、缩小规模等现象可能会发生,这使得从生产厂家、行业销售渠道商以及从事系统集成项目的公司必须在根据变化适当调整战术,做好“过冬”的准备。
最后,面对这些危机,各个布线品牌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利用金融危机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家布线品牌厂商,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公司,其实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厂商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稳固的组织体系来面对不同类型的挑战,挑选最优秀、最适合的人才,加入到销售队伍及各个职能部门中,同时对全国各地的代理商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筛选,以保证最佳的战斗力,及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2.利用金融危机这个机会,在抓好内部员工岗位培训的同时,同时增强与最终用户、IT经理、设计师、集成商、分销商等所有业务合作者的有效沟通,并在关键时刻支持他们,为金融危机过后大发展做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3.需要根据行业及市场变化适当调整市场投入计划,重点放在一些增长潜力大、受金融危机影响小的行业,例如国家重点保障的交通运输、医疗及社会保险、职业培训教育等行业。同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谁首先作出有效的调整,谁就能占到发展的先机。
千家:中国综合布线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请您聊聊这些年来中国综合布线发展的大事和一些值得记忆的精彩瞬间。
沈总:综合布线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多精彩内容值得书写,现分四个阶段来叙述。
第一个阶段是1991--1995年,综合布线的实验产品经AT&T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三类/五类标准的UTP缆线及光缆的产品构成综合布线系统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应用与发展,同时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当时AT&T在中国市场的占有产量很高, 达到80%--90%,综合布线标准主要是以参照北美EIA/TIA568编制的CECS72﹕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为代表。从综合布线的标准也可见一般,可以看到综合布线的应用情况。
第二个阶段是1996年——1998年,此时中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00M快速以太网的大规模应用,促进了综合布线系统行业的发展,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不但是朗讯(AT&T公司布线业务划归此公司)公司推行UTP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缆的综合布线产品,而且STP/SFTP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欧洲,IBM、阿尔卡特、德特威勒、科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出现了非屏蔽铜缆产品与屏蔽铜缆产品之争,这些供应商为了满足北美及亚太市场需要,以及欧洲市场需要,主要由UTP、FTP铜缆双绞线及光缆构成综合布线系统。这时朗讯公司产品已下降到占市场份额的40%--50%,其余为安普、阿尔卡特等厂商瓜分。此时的布线产品则大部分为国外产品。标准规范则以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2000年,很多国家及供应商看好中国市场,南韩及台湾等产品也进入中国,中国国内的制造商,接插件及缆线厂家纷纷推出国内产品,此时综合布线的国内厂商已有100多家。国内产品以普天为代表在市场出现,国内产品占领市场份额不高,但已走向市场。这一阶段是综合布线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1000Mbps网络技术的成熟,国内很多行业对智能化系统需求达到高潮,大家熟悉的邮电通信、金融、教育以及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综合性项目就是这个阶段完成的。同时,综合布线正式国家标准实施。
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现在,综合布线行业已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它已经是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平台。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智能化项目,将综合布线行业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例如典型项目有: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智能化布线系统,此项工程被国家列为重点工作项目之一。
本次首都机场T3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共包括三个独立的单体建筑T3A、T3B和GTC内以及三个单体建筑群之间室外的布线工程,采用6类UTP布线系统、主干光纤支持万兆以太网应用。信息点规模约47000点,其中水平光纤点约为2100点,配线间约106间。T3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是高性能、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包括:全系列低烟无卤6类UTP铜缆系统、低烟无卤万兆多模光缆系统、以及低烟无卤单模光缆系统,完全能满足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未来10年的发展要求。
中国综合布线的发展现状可以从综合布线的国内标准的编制情况看到其发展情况。
2000布线标准的制订国内是这样进行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基本建设口的标准例如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O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O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这两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九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9]308号)的要求,由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2007布线标准的制订是这样进行的:2000标准正式执行后,对规范综合布线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但是由于标准具有的后延性,很多技术指标满足不了要求,200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又组织信息产业部,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会同邮电部北京设计院、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共同编制而成,最后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审查定稿,2006年审批完成,2007年10月1日执行。
[人物简介]
沈波,生于1964年4月,籍贯:云南宣威。1986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专业,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为北京能达智能系统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全国信息人才培训基地、公安部技防办、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北京市安防协会等部门建筑智能化系统专家和技术培训教授。对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弱电系统集成、综合保安系统、综合布线等建筑智能化系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90年代以来,先后参将与美国AT&T公司的布线系统,美国Honeywell公司的楼宇控制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综合安防系统等多家国外先进智能化系统设备引入国内,同时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组织项目实施、验收,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和招投标评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全国培训工作。
主要参加典型工程项目包括:国家交通部办公楼,外交部办公楼,北京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天津城市信息港、廊坊大学城数字化、国贸中心二期、中华世纪坛、中国电信大楼、最高法院大楼、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大楼,中关村大厦、国家大剧院、北京电视台新办公楼、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奥运主要场馆、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多达几百个大型项目的前期项目规划、评审,系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验收。
参与主编了《综合布线》、《数字电视培训教材》、《智能化系统操作维护培训资料》、《综合布线设计验收规范培训资料》、《建筑和数字化社区设计案例分析》、主编了《综合布线技术应用与产品资料》。即将编著完成的有《智能化数据中心系统总体规划指南》《智能化数据中心环境工程系统设计指南》、《智能化数据中心电气系统设计指南》、《智能化数据中心弱电系统设计指南》。
从1995年以来,多次参加由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组织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评标和行业标准制定,并且主讲智能化系统培训班先后达三百多期,培训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安装,项目管理人员超过二万人,学员广泛分布于政府管理部门、国家各专业设计院所、电信系统、金融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电力系统、石化系统、系统集成公司等行业,为国家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2005开始,多次参加了由公安部牵头的全国城市安防体系“三.一.一.一”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工作重点放在放在与奥运有关的大型国家重点智能化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放案论证以及技术咨询和项目招标评审,在大型智能化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实施以及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