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耿望阳高工接受千家网记者专访 畅谈智能建筑行业
千家网:智能建筑这一概念正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关注,请您谈谈对中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看法。
耿望阳高工:智能建筑的概念实际是在引进国外布线、楼控这些子系统概念后,在国内发展起来的。基本在 2000年前后形成了智能建筑比较完整的概念,最早我们在做智能化的时候都是分为各个专业去做的,例如:专门专门做布线的、专门做安防的、专门做楼控的、专门做广播的,都是些专业公司,实际上这些年一直在整合这些专业,统计下来,智能建筑所包含的有大概20—30个子系统。
从智能建筑基本的专业来看,它包含:智能化、通信、电子、监控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智能建筑得到的更大关注,这也标志着这个行业在逐步完善。从之前分散子系统的工程商变成现在的系统集成商,可以看出,现在的智能建筑概念是趋于完善。智能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以前的建筑只需想到这个建筑能不能住人,而现在的建筑是需要考虑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服务。因此,智能化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贴近市场。
千家网:您参与了国内最先进的地铁广州二号线、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智能化项目,您觉得这些大的项目在系统集成方面有哪些特点?
耿望阳高工:这些项目首先它的规模不是一般的建筑,可以说是建筑群,因此,它的做法和一般建筑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关键在于它需要远程监控,因此开放性和可靠性相对比一般的建筑要求都要高,特别像地铁二号线,技术方面要求是特别高的,因此在这样一些项目中,采用的不是简单的建筑智能化要求,工业智能化技术的加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它的安全性是相当高的。
这些大型的项目对于集成和通讯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如何来保证它不中断,如何来保障一旦出现故障时的备份,这就需要集成商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对硬件和软件新的开发,来达到一定的需求。地铁二号线这个项目中,是全国首次采用集中供冷的技术方式,这也满足了地铁无需在每个地方都要建站的低成本要求。同时,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效率会高些,当然从节能的角度来看,也会有好的表现。广州地铁二号线这个项目拿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地铁行业来说是第一次,在广东省是重大工程建设,同时说明二号线包含了相当高的技术量,采用的集中供冷技术,这块在国内的应用比较少,做好的也相对较少。
千家网:您在2004年参加北京建筑节能与智能化技术高层研讨会曾作了题为《智能大厦的空调节能》的精彩报告。而两年过去了,如今建筑节能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请您谈谈建筑节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智能化跟节能的关系您怎么看?
耿望阳高工:智能化是节能的一部分,对于建筑来讲,它由四个专业组成,每个专业在节能中都会扮演一个角色,而智能化只是四个角色之一。建筑节能中的维护节能,是在维护中的资源不散失掉,比如在外墙、维护结构上去考虑;对于建筑节能中的设备节能,指的是设备安装要合理;而智能化的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完成后,一切运行正常的条件下,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让设备的运行更加高效。因此,智能化只是节能队伍中的一个成员。
建筑节能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国策,并且已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标准。如规定:每平方要耗资源多少来衡量这个建筑是否节能。因此,在以后的建筑上对节能的要求会更高,同时,国家制定的国策会慢慢变成强制性的要求。而智能化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千家网:中国目前空调节能的应用情况怎样?
耿望阳高工:空调的耗能是比较高的,在整个建筑耗能中,它占了60%—70%。因此,大家比较重视它。如果这个耗能能得到控制的话,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为什么空调耗能会如此大呢?因为它有些机电设备运行时会耗电很多,冬天需要送热,夏天需要制冷,人们对节能的意识不强,无限制地使用空调,例如:上班时,将温度调到最冷,希望会很快冷下来,调完后,没有恢复,一直在那个温度,甚至加多衣服也在所不惜。因此浪费比较高,一提到节能时,必定想到空调节能,温度不能低于20摄氏度。每增加一摄氏度,会节约能耗10%或者更多。因此空调的节能,对能源的节省有很大的提高。
对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在于对技术的群控,对空调设备末端的一些控制,比如:温度控制、缩水电瓶控制。在华南地区每个系统集成商商都有用空调节能,但是用得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在运行中发现问题能不能及时改善,而这些后末端节能都是由集成商来完成的,不过在国内,人们不太认可这种服务,由于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从而使得用户方与集成商接合找不到平衡点。
千家网:您觉得强制执行节能会有难度吗?怎样改善节能意识淡漠的现象?
耿望阳高工:难度并不在建设方的节能,而是建设方还不清楚智能化在节能中意义所在,不理解智能化到底是要做什么,只感觉停留在口头上,估计以后随着国策的强制性,情况会慢慢地有所改善!
现在光靠个人的力量不行,关键还是要国家能将建筑节能作为一种国策,大力宣扬节能理念,并且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节能这个概念要有具体指标来监测看是否真的节能。而这个具体指标就得有些监测设备,测出来的数据说明事实,而不是说请些专家来瞧瞧看看就行的。往往专家看得并不深入,具体的东西只能集成商才会知道。因此像这些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国家会慢慢地建立和完善,有了这些措施和手段,大家才会有意识地去节能。
千家网: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五批新职业把“智能楼宇管理师”列入,但目前为什么我们许多智能化大楼的物业中心那么少这方面的人员?
耿望阳高工:大家都认为这个行业工薪不高,因此,这个岗位留不住人,人员流动性强,可业主、使用方没有体会到物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其实如果一个好的物业管理人员,可以为业主、使用方们节省相当多的资源。当然,物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文化知识都得比较高才行。正因为没有这样的专业物管,才会来今天许多智能楼宇运行水平不高的局面。因此,建筑节能不仅仅从工程商,集成商这几方面来体现,还需要从使用方的理念、技术储备、人员素质这些方面来结合实施才能达到效果。
千家网:从您工作的角度出发,您觉得建筑节能的研究工作该如何推进?除了国家专门的研究机构外,相关企业的技术研究力量能起到多大的一个作用?
耿望阳高工:正在申请广州市智能建筑研究中心这样一个机构,通过地方的一些力量,把我们的行业规范起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拿节能这个主题来讲,有专门这方面的研究,这个节能措施侧重于监测手段。对一栋建筑进行评估,看是否可以在节能状态下正常运行,如果不行,又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改进,改进的效果是否明显等等。这些,就需要一个分析评估系统来帮忙从事智能化的公司、监测中心、业主来完成这个任务。
目前在广州,真正搞智能化这方面研究的就是我们智能建筑研究中心,在全国也是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外人总以为搞智能化的赚很多钱,但技术含量没有设计院高,实际真正的高手都在智能化集成商公司里,虽然在集成商中还有些地位,但在社会上,就差很多。我们的理念、技术储备都还比较靠前,我们考虑的东西在两三年后会在社会上得到应用。因此,对行业的发展看得比较远。希望大家都来关注智能化建筑这个领域!
耿望阳简介:
1954年6月出生于上海,自动控制专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化设计高级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
1977~1982年就读于南京航空学院,1985~1987年就读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1969~1988年在海军服役,任教于广州海军水面舰艇学院。
1998~2005年在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4~05年任总工程师)
耿望阳高工在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文博系统项目,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东现代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会议展览中心项目,番禺移动、清远移动、花都移动等移动通讯综合楼项目,广州地铁等地下轨道交通项目以及西安咸阳机场、重庆江北机场、青岛流亭机场、广州白云新机场等机场建设项目的弱电系统总体或单项子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组织工作,并担任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以及广州地铁二号线建设的项目经理。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了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西安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安徽省博物馆等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