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赵济安教授级高工
千家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是中国智能建筑发展史上起到重要里程碑作用,您作为该文件主要参与起草的国内知名专家,请对当时的背景情况作简要介绍?
赵总:《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国家标准(GB/T50314―2000)的颁布,对我国智能建筑的有序发展起了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在1996年,作为中国经济、科技发达地区的上海市率先出台上海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本人在华东建筑设计院任职时是该文件主要编写者之一,该文件是我国第一部智能建筑的技术性标准文件,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智能建筑技术领域中,从技术理论、工程实施都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并被授予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设计标准奖。为适应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2000年在国家建设部的直接领导下,以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为主编单位,在国家建筑电气界领军人物温伯银总工的领衔下,整合全国著名工程设计专家,共同编制出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这就是运用至今并被行业广泛认可,已作为我国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首选的技术标准文件。
千家网: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对中国智能建筑发展意义重大。据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修订版)正在编写中,请问现在进展如何?较之上一版本会有哪些变化?
赵总: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通知》(建标函[2004]67号)的要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制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进行了修订。 2006年初已经按时完成标准(报批搞)的编写工作,经过多次修改往返,编写工作已完成,现在建设部正在审批中,有望会在2006年底批准并正式发布。
与2000版标准比照,修订版有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参与修订版的编写组力量得到了补充及加强,编写组成员均为多年工作于工程设计第一线且具有各类大型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经验的技术骨干,编写组成员中除了原版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外,补充了8名年轻的新生力量,占编写组成员总数的1/3,为编写组增添了新的活力;编写组吸纳了工程行业中具有综合实力的国内外著名企业作为参编单位,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工程技术经验及与国际接轨;同时由建设部认定的资深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全过程修编工作,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和顾问工作的作用;国家建设部标准司、处的相关领导的指导和参编单位的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在内容上进行了技术提升和补充完善,使该文件全面、深入、完整;适应面更广,适用于各类功能建筑;可操作性增强,按建筑类别划分,重于功能需求;文件表达更规范,第3章“设计要素”重于共性、第4--13章为各类建筑的个性;系统的技术性更合理,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偏重于系统功能;系统的界面更清晰,“综合布线”归人在“信息设施系统”中;系统技术覆盖更全面,增加“机房工程”;系统的技术更完整,重视抗干扰的技术措施;系统的应用立意更高,提高到建筑设备管理需要。
第三,修订版是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以达到全面、科学、合理,使之更有效地满足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主要类别有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媒体建筑、体育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交通建筑、居住建筑、通用工业建筑等功能性建筑。各类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应以此为设计要素,可分别作实现各种类建筑物具体功能要求的类别性建筑整体性基本配置设计,及在基础上进行专业性建筑的局部特殊性配置设计。
千家网:请问赵总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修订版的即将颁布,对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
赵总:《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订版的推出,我们认为,将会对智能建筑发展具有新的影响意义和更显著的指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1)“智能建筑”予以新的内涵: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各类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以增强建筑物的科技功能和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为目标;
(3)应以建筑物的功能类别和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确定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的依据,并具有可扩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4)应推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在先、基础设施落实在前”的原则;
(5)应结合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在确保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其中部分智能化系统可作为选择配置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方式;
(6)应贯彻国家关于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努力创建“绿色”建筑等系列方针政策;
(7)应确保工程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
千家网:请您谈一下目前中国智能建筑的现状。前景如何?
赵总:本人认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应是我们研究或认识“智能建筑”之饱含现代科技要素应持有的基本出发点,也应是我们行业中人士所共同认识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整体尚处于经济发展中,国内的各地各方面都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在智能建筑领域,也存在有待一个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先进科技”认识的理念和“如何应用”科技发展符合实际的需要等方面,有关具体情况希望业内“媒体”能进行必要的调研、分析及予以积极的引导,可以认为,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总体是更加合理性的趋势。
研究“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订工作过程中的“主题”,有望《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订版),会对该行业起到应有的作用。
采访记:采访结束之余,赵总感谢千家网的采访,并对千家网在我国智能建筑领域中的运用信息化的现代媒体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予以赞赏和高度评价,希望作为行业专业人士,通过千家网媒体平台今后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千家很荣幸赵总工在百忙中抽时间接受专访,让我们有机会在行业首度披露《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修订版)的进展。
赵济安专家简介:
赵济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理事、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和交通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
1982年起工作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专业从事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工程技术咨询及设计院内部的技术管理工作,多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了近百余项各类大中型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和参与国家和地方弱电工程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其中近10余项获优秀设计工程奖及科技进步奖,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近年来负责完成设计及咨询的部分工程项目,工程设计技术体现了现代建筑弱电系统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
在专业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上海市标准DBJ/08-4-95)主要作者之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国家标准 GB/T50314)主要作者之一;《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国家标准GB/T50311修订版)主要作者之一;《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标准》(国家标准GB/T50312修订版)主要作者之一;《智能建筑评估标准》(上海市标准DG/TJ08-602-2001)主要作者之一;《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50348-2004)主要作者之一;《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智能建筑专著)副主编;《现代建筑电子工程设计技术》(建筑弱电专著) 作者;《现代建筑电气设计问答》(注册电气工程师辅导书)编委之一;并在有关建筑电气工程杂志上发表多篇技术论文。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