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衡量某个特定术语、趋势或主题的流行程度,网络搜索通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网络上搜索“混合世界”会产生惊人的十亿、两亿六千万个结果。这并不奇怪,因为全球组织都在努力了解如何才能使混合世界发挥作用。

他们的好奇心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已经从一个静态世界转变为一个不断移动的混合环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和设备在特定的位置访问静态应用。在这个环境中,人员、设备、应用和数据可以位于多个不断变化的位置。

这给IT团队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他们现在需要将员工联系起来,以便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相互协作,使他们能够访问包括机密信息在内的企业资源,并确保无论他们选择在哪里以及如何工作,他们的体验仍然是良好的。与此同时,他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看待网络安全,以确保连接性和安全性同等重要。

为什么零信任是混合世界中安全的基础

信任:越少越好

过去,企业使用一种称为“信任但验证”的方法,其中用户在加入网络时只经过一次身份验证,并且默认情况下受到所有应用的信任。这种网络安全方法的前提是企业已知地点、网络甚至设备。

在混合世界中,这不再是事实。根据最新研究,超过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员工使用未注册的设备登录工作平台。此外,94%的人表示他们的员工至少使用两个网络登录工作,57%的人使用五个以上。

更为复杂的是,对应用和数据的依赖,所有这些都分散在公共云、本地和私有云平台的混合平台上大幅增加。所有这些都以成倍地增加了攻击面,使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并增加了成为网络攻击受害者的概率。企业也知道这种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快速发展的环境促使企业转向“零信任”方法。简而言之,这种方法假定所有设备、用户和网络都是潜在威胁,除非另有验证。这意味着用户和设备在被授予访问权限之前,必须不断地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访问级别。

可以说这是在混合世界中加强网络防御的第一步。

零信任:揭开复杂性的神秘面纱

从表面上看,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零信任听起来像是一种负担。每次都必须为每个用户验证身份和访问权限,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现实是,零信任方法是现代世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一切都是关于建立、加强和不断验证信任,并对其中的任何变化做出响应。

使用零信任的企业通过获得关于用户、设备和网络的可见性和上下文意识来建立信任,以便系统能够确定是否存在风险。例如,如果用户从家庭网络访问业务应用,然后在咖啡馆转移到新的网络,或者在通勤上班时改用平板电脑设备,企业应该意识到并决定是否需要重新验证。

接下来,零信任使用一致、统一、基于策略的验证和管理来强制执行基于信任的访问。这意味着系统使用策略来了解情况,并确定是否可以继续向应用提供访问权限。

零信任的一项关键任务是不断验证信任,并根据不断变化的风险进行调整。如果工程团队中的某个人试图访问企业的财务应用,即使它位于之前已经过身份验证的网络和设备上,也会引起关注。使用零信任的系统将标记此事件,并在提供访问之前强制进行最高级别的验证。

如上文所述,响应信任变化是零信任模型的关键。识别出的任何风险或信任变化会自动触发系统的响应,旨在保护企业的数据、应用和设备。

零信任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使企业能够定制和适应自己的环境、安全状况、风险评级和合规需求。这不是一种一刀切的方法。

让它发挥作用:协作和经验的钢丝

企业确实需要了解的一件事是,他们需要在整个IT架构中审视零信任。如果在孤岛中实施,该方法将不会成功。举例来说,我们使用零信任方法来进行身份验证,但在网络或应用访问级别上却没有相同的方法。

零信任需要身份验证、设备、网络、应用工作负载和数据之间的同步。其中的部分由企业中的不同领导者处理,例如CISO、首席信息官、基础设施和应用主管等。

得到各个领域支持的零信任模型是保护员工的好方法,无论他们在哪里工作、选择什么设备以及使用哪个网络。它还允许企业在其关键基础设施环境中扩展相同的安全层,并保护为当今智能办公室和工厂提供动力的数千个物联网(IoT)设备。

为什么零信任是混合世界中安全的基础

最后,企业必须考虑用户疲劳的风险,尤其是因为频繁的身份验证可能会让用户感到沮丧。这种情况的风险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往往会批准移动设备或计算机上的每一次身份验证,而不检查真正产生请求的是什么。

平衡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并不容易,但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基线并部署零信任,以确保人们享受混合工作体验,而不会成为网络威胁的受害者。

企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专注于创建最低权限访问地图,让人们可以做他们需要做的一切,而不是更多。有了这样的地图,再加上持续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制定政策来保护其系统,而不会不必要地损害用户体验。

转向混合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处理网络安全的方式。然而,平心而论,没有人想象这种转变会以如此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这意味着企业仍在学习和理解什么对他们最有效。有一点是肯定的,零信任将是这一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越早了解这一点,就越快准备好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