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张文才:大型项目中的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特点

13年12月02日     千家网

[导读] 2013年第14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峰会由千家品牌传媒、千家品牌实验室共同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智能建筑行业专家、设计院人士、系统集成商、渠道商、厂商、终端用户等近600人齐聚一堂,众多行业知名专家与品牌企业高层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了绿色智能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2013年第14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峰会由千家品牌传媒、千家品牌实验室共同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智能建筑行业专家、设计院人士、系统集成商、渠道商、厂商、终端用户等近600人齐聚一堂,众多行业知名专家与品牌企业高层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了绿色智能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以下分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张文才先生的精彩演讲:

  演讲主题:大型项目中的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特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顾问总工程师 张文才

  张文才:各位早上好!我的题目是大型项目中的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特点。在我们国家建筑项目越建越大,但是在有些同志评职称的过程中有一个定义,做过什么大型的项目,如果说两万平米的是国家规定的是水平大型的公共项目,要做成住宅小区必须要做到10万平米,达到一个规模,但是住宅小区就很难说,有些房子大、有些房子小,单栋的体量比较小。公共建筑虽然两万平米属于大型建筑,但是我国目前现状有的单栋建筑面积超过了百万平米,大型建筑高度甚至到了超高层或者是到超限高层,比如大型的会展和商业博览,东方广场原来说是90万平米,后来变成了150多万平米,超限高层越来越多。

  2012年中国摩天城市报告,我摘过来也觉得挺纳闷的,为什么?定的高度不像我们说的100米以上属于超高层,定的152米不知道怎么定的,从这个高度来讲中国的总数将要达到1318座,取代美国成为摩天大楼最高的国家。因为美国的总数量到了2014年的时候就得让位,因为现在我们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不管是大体量的建筑还是超高限的建筑,特点是面积大、高度高,这些建筑是大型的企业或者是特别有钱的大型公司,一是对外出租或者是招租的过程中进驻的企业,价格特别贵、档次也比较高、需求也高。另外是因为它的面积大,人员多。所以这里面要求是跟我们平时的是不一样的。

  另外这些大型建筑立面,尤其是以综合体为多,单一功能的并不多。这就对各类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对HVAC的需求,对安全防范的需求,但不同的建筑的差异非常大,所以一些大体量的建筑建筑智能化的监控可能都不止一个,还有值班室和其他的地方,会涉及到多家运营商,未来接入系统的要求的面积肯定要加大。大型建筑里面的会议系统数目繁多,有一些会议系统设计成无纸化办公,这都是自动化系统里面应用的范本。但主要的问题是大型的机电设备特别多,超高层建筑的电路设计就是体现了这个问题。第一是高度高、第二设备多、第三分布广。这样得出一个结论,靠人为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难度太大了,人们的需求还太多。如果要真正地达到节能和方便快捷的管理必须要采取自动化,也就是采取智能化的手段。本世纪最重要是节能,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提过,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从2004年中央提到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9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放松而且这个趋势是越来越久,因为国家的发展在持续地往前走,国家把能源问题作为了一个最高的层次来考虑,我觉得这方面中央抓的是对的,做这些工作也是有意义的。page

  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

  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照明等进行控制,在其运行过程中就要对各种能耗进行监测和计量,实施掌握建筑中的用能情况,我国的建筑用能比同纬度的高三倍,用能并不是很理想的。为了把数据上传很多的企业都在开发和研制,包括硬件、软件平台等作出了智能的电力监控系统,集中上传或者是进行分析。并把信息进行传递,进行数据的共享。

  变电所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基本功能是便于数据采集预处理功能,操作控制功能,节约成本管理、故障追忆及分析功能,比楼控系统要好。它的功能是比较多的,这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我们通过一级级地数据从采集到传输到最后的处理和收集。另外就是空调系统,在一个建筑里面耗能最厉害的是空调,在北方地区有采暖的问题,但是采暖像北京主城区基本都是靠城市的热力管网,但是这种热力给一个单位的供暖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它是按单位面积收费还是按计量来收费,这还是有科学依据和约束力的,按照单位面积浪费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是在中央空调的运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它的负荷是在不断地变化,气候在变化,季节在变化,人的流量的也在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最后要求的品质。一天中早中晚也不一样,所以根据大量的变化,如何做到合理的控制是值得去研究的,不然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所以这方面希望在座的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仁做好研究。空调制冷方面的能耗分配,一是制冷系统,另外是末端的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占空调比例是最多。但冷冻机一上来就不得了了,至于说是选用高压还是低压的冷冻机,是空调专业的人来决定的事情。所以在规范里电器和空调的规范就有矛盾。冷冻系统可以看到有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最基本的几件东西,但是它运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它到底是节能还是耗能。

  我国2010年出台一个标准,是讲的中央空调水系节能控制装置的规范,标准里面这个装置具备节能控制的功能,能进行人脑知识的处理和推理模糊控制技术,建立了模糊预算法的模型,和自适应的模糊化的算法模型,它要求这个系统具备自适应的优化控制功能,可以根据运行的环境和负荷的变化,选择最佳的运行参量和控制方案。我在广州碰到烟草大厦物业公司的老总,他问我这种系统节能不节能?我说节能。通过几个月的比较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能节能20%,这就非常好。但要是靠人为管能不能节能?能,但第一时效性和持续性,人是有情绪的动物,今天高兴了可能挂管的好,但机器不是这样的。所以在北京有一个项目,物业说不管谁做了楼控系统,我再参与进来可以至少是10%到15%的节能的空间,由此总结出来第一就是要设置系统,没有系统就是无米之炊。第二是节能的技巧,总是靠系统正常的运行方式,每天的情况都不一样。节能控制有许许多多的空间可以挖掘。对每一个建筑省下的能耗就是它自己的,所以有一些企业做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是一次投资就收你的钱,类似于一种能源的合同管理一样,这些建筑节能的效果,智能建筑采集了多少个建筑的数据,好的是少数,不好的也不是多数,大部分处于中间状态。所以处于中间状态还有更多的节能空间,但是要把它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在这儿形成了这样的状态,那就是还有更深入的研究的必要,把节能工作做得更好。

  现在我国有许许多多标准和规范,知道了节能的要求,首先单纯地讲是节能的标准,而且作为强制性的要求做,节能万万不可放松。首先是国家的标准,第二是新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支持。再加上设计和集成商的技术人员精心地设计和辛勤的施工,运营人员的努力,生命全周期是指着它的。掌握多重节能的运行方法和技巧,我相信一定能够把能耗降下来,为了适合各类大型项目做到方便快捷绿色节能环保,起重要的作用。也真正使能耗的指标不要说中国的能耗指标太大了,中国是碳排放的老大,我们逐渐地降下来,最后才能形成确确实实从总体上也省下来了,单位也做到了节省,这样真正的形成了绿色的环节。谢谢大家!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姜英芳

相关推荐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