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楼宇自控产业正处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但仅仅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是不够的,只能说楼控产业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之下,如果能具备人才、标准等四大要素,我国楼宇自控产业才能与国际并驾齐驱。
我国楼宇自控产业正处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但仅仅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是不够的,只能说楼控产业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之下,如果能具备人才、标准等四大要素,我国楼宇自控产业才能与国际并驾齐驱。
◇人才
据建设部一项调查显示:仅北京地区就约有80%的智能大厦仍然处于人工手动阶段,智能化系统不能出现预期的目标,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形成了智能建筑物智能的奇怪现象。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因为首先打出智能建筑旗号的是房地产开发商,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其实并不懂得智能建筑,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智能建筑的金字招牌,为房地产商品增值。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技术脱节,尽管某些设备系统是他们的专长,但是在新的技术发展非快的情况下,不免措手不及。另外,目前我国公立、民办院校设立楼宇自控学科的院校屈指可数,对口的智能化专业更是无从谈起,智能建筑应用技术无弱电岗位设置,一些单位有60%以上的企业无物业等楼宇自控,新型人才奇缺、传统工种弱电人员无法掌握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操作重点。
如今,随着智能化高层楼宇的增多,智能楼宇管理师已被国家紧急人才办公室列入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从2010年-2015年,我国智能楼宇管理师需求量约为100-150万。由此可见如果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没有足够多的人才作为支撑,也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标准
经济全球化今天,标准是行业发展指向针和催化剂。标准对产业发展是十分重要,是牵涉到国家利益和产权大事,也是保证产业以健康和持续发展关键。我国是WTO和ISO成员国,也是支持BACnet标准成为ISO标准国家,但我国楼宇自控产业的现状却与国际准则有些不太协调。一是非ISO标准应用远大于BACnet国际标准应用;二是工程应用上,采用BACnet标准,也基本上是全部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从发展角度来看,这两根“软肋”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楼宇自控领域的发展。只有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才可能在我国智能楼宇市场中有所作为。另外,国内率先开发出符合BACnet标准产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也是我国楼控产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关注
所幸的是,楼宇自控产业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人们不再无知的认为楼宇自控仅仅是楼宇建筑里的一套“奢侈品”,而更多的发现了它能给人类和建筑带来的丰厚效益。在国外人们的节能意识普遍很高,楼宇自控产品被认定为建筑的“必需品”,但遗憾的是国内还远达不到这种程度,因此无论是从开发商的角度还是使用者的角度,都应该对楼宇自控这个产业加深认识与了解,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
◇突破
楼宇自控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也需要多元化的思路去成长,很多国际知名的楼控企业便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例如西门子和研华科技,就很好的将楼宇自控与培训、教学实验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第一个要素的人才问题,也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企业将楼宇自控与能源管理服务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思路,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突破就向是为产业开启了一扇窗口,这可能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点,甚至是转折点。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